9月28日凌晨,1649辆特斯拉汽车整齐摆列在上海南港码头,马绍尔群岛籍“卡雷拉”号滚装船即将载着它们驶向海外。当日,特斯拉中国宣布,从首批车辆出口至今,短短四年时间,由上海超级工厂生产出口海外的汽车已突破百万辆。
就在这一千余辆特斯拉登船前一日,宁波舟山港金塘港区大浦口集装箱码头3号泊位上,满载750辆吉利牌国产汽车的集装箱正陆续被吊装上“星顺25”号集装箱班轮,随船运往俄罗斯。
比亚迪、上汽集团等车企则先后定制了汽车滚装船,为后续进一步扩大出口规模做好了准备。
出海,已成为近几年来中国汽车行业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8月线上股票配资代理乘用车累计出口317.5万辆,同比增长29.4%,新能源汽车出口占比约四分之一。比利时、英国等欧洲发达国家市场,也开始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重要市场。
中金发布研报称,2022年以来乘用车出口量持续高增,越来越多的车企深化海外市场布局,全球市场空间大、格局好创造了机遇,同时车企也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挑战。2024-2026年是中国车企全方位出海的重要战略时点,更需要紧密跟踪外部环境、车企战略等变化趋势。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从欧美买品牌、买技术回来,把买回来的东西做成商品再出口。到今天,电动汽车的发展让我们有了从商品出口到技术输出的升级转型的关键窗口。”一家自主车企海外业务高管王峻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汽车出口量价齐升
新能源汽车的兴起,被认为是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的助推器。
过去多年来,中国汽车出口每年徘徊在100万辆上下,出口目标市场多为非洲、南美等汽车欠发达市场,出口产品单价较低。在发达国家市场,燃油动力总成、底盘调校、造型设计、质量把控等方面的短板,让中国汽车并未树立起良好的口碑。
直到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在先进技术的基础之上,中国汽车出口开始迎来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开始呈现了爆发式增长,首次突破200万辆。2023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汽车出口达491万辆,同比增长57.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乘联会的数据则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的均价为1.9万美元,较2021年提升0.3万美元,
“中国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节节高升,中国汽车产业取得突破是最近三年,而积累是靠过去的四十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中国汽车现在可以和德系、美系、日系车等同台竞争,一点都不逊色。
和海外车企所推出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相比,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在配置、价格、技术、成本等多个方面具备明显优势。业界普遍认为,中国汽车产业链在智能化、电动化方面已经获得了差异化优势,同时中国汽车企业在效率、成本等关键指标的把控上做得更好。
意大利经销商 CarMobility CEO Bruno Mafric曾告诉记者:“产品能力还是技术能力对现在的欧洲市场都很重要。我们认为,很多中国汽车产品的技术和内饰,是英国和其它欧洲车企比不了的。至少欧洲的主要竞争对手都拿不出这样的产品,这是现实。”
借助新能源汽车的东风,中国车企将目光投向了德国、法国、日本等汽车老牌强国市场。以新能源汽车叩开欧洲、日本等国家市场,已成为众多中国车企的共识。2024年开始,岚图汽车、奇瑞汽车、小鹏汽车等接连加大在欧洲市场的布局,扩大产品矩阵。
中信证券认为,中国电动化供应链快速发展、最为完善,龙头企业已供应海外,作为全球优质制造资产的价值凸显。
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热潮,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也开始“全球化”的探索。2024年开始,中国汽车出海进入了提速的状态,着力在世界范围内提升影响力。同时,和早前以单纯的外贸形式出口产品不同,当下中国车企已开始注重成体系、成建制地进入海外市场。包括上汽、比亚迪、蔚来等中国车企已开始建立海外运营、销售、研发分支,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服务体系。
从出口销售到合作共赢
“我们不只是让产品走出去,产品走出去只是一种贸易,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当地,和当地的价值链、产业链构建生态。”岚图汽车CEO卢放告诉记者,在中国汽车大规模出海的前提下,如何与当地生态构建更紧密的关系,这是在海外树立品牌需要关注的问题。
伴随着海外销量的逐步提升,多家车企宣布将在海外建厂或生产,其中东南亚和欧洲成为热门选择。另一方面,多个国家和地区宣布对中国产电动车加征关税,进行属地化生产能降低关税壁垒带来的风险。
去年7月,上汽集团宣布将在欧洲建厂;比亚迪于去年10月宣布将在匈牙利建设工厂;今年2月,广汽埃安泰国工厂开工建设;今年3月,哪吒汽车位于泰国的工厂开始规模化生产;零跑汽车则在股东Stellantis集团的欧洲工厂进行生产调试,以期在未来实现属地化生产。今年4月19日,奇瑞与西班牙汽车公司Ebro-EV Motors签署协议,将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成立合资企业生产新型电动汽车,总投资约4亿欧元,该生产基地位于原日产工厂。
此外,中国汽车零部件也开始加速在海外布局。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保隆科技等中国供应商均在欧洲建设工厂,并开始获得欧洲本土车企的订单。
开源证券的研报认为,回顾中国车企出海的历程,多数都走过从产品直接出口到建立本土化生产、销售、研发、供应链体系的过程。产品直接出口在发展初期能快速切入目标市场,而建立本土化供应链体系能更好地了解目标市场、绕过关税等壁垒、降低运输成本等。
国内某车企海外业务负责人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曾表示,随着中国汽车出口量的增加,进行属地化生产、研发等布局已成为必然的选择,一方面是各区域法规、用户等需求有较大的差异,需要进行更深入地本地化改良;另一方面,属地化生产能够为当地带来就业、税收,降低贸易壁垒的风险,实现企业和地区的双赢。
除了产品的出海外,近一两年来,中国车企还开启了技术出海的模式,通过技术输出获取新的盈利点。
在这一轮的新能源汽车出海当中,多家中国车企、供应链公司成为海外车企的技术服务商,部分海外车企的中国研发团队,也成为了该公司全球技术的输出方。
从去年开始,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合作提速,从联合开发两款B级纯电车型,到电子电气架构联合开发,双方合作范围扩大。零跑汽车与Stellantis集团的合资公司——零跑国际则是首家“反向合资公司”,双方的合作模式是由零跑汽车提供产品技术,由Stellantis集团提供全球市场资源和影响力。此外,Stellantis集团不仅仅是零跑汽车的股东,也会成为零跑汽车的客户,这家拥有多个欧美知名汽车品牌的欧洲车企会采用零跑的零部件。
“一开始大家都说中国的发动机、变速箱落后全球。但是这几年,中国汽车工业的进步有目共睹,电气化转型和智能化转型我认为是领导全球的潮流的。当然并不是说国际企业不行,而是中国企业面向全球汽车工业不再是仰视,而是平视。”前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说到,未来,中国自主品牌车企整体能够做到3000万辆的规模,其中2000万辆在国内,另外1000万辆可能会是出口和国外生产。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魏文
相关阅读 问界等九家中国车企参加巴黎车展,欧系车企计划推出低价电动车中国电动车在全球具体领先优势,包括电动车技术、产业链等方面,中国新能源车出海也已成为一种趋势。在欧洲市场,比亚迪、蔚来等车企已有车型在销售。但整体来看,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欧洲市场的布局仍处于起步阶段。
28 昨天 22:44 何小鹏:全球化需要与当地共赢,中国车企仍要向外国友商学习不要认为中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崛起可以快速复制到全球其它市场,对欧洲的友商要报以敬畏之心。
106 昨天 19:58 A股行情大涨之下,华福证券“线上+线下”全方位备战 2012 10-08 19:30 中国车企战略路径出现分化,长安汽车双线出击燃油与新能源车市场长安汽车多个品牌在近期密集推出新车型,新能源产品矩阵将进一步完善
105 09-26 15:13 新能源浪潮下,中国车企向德系豪车三强发起挑战8月,C级轿车市场仅有3款车型销量过万,其中2款车型是自主品牌新能源车。
54 527 09-21 22:53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